Search


▎專題:重返巴黎氣候會議現場:我們的最後機會?

今天巴黎氣候會議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▎專題:重返巴黎氣候會議現場:我們的最後機會?

今天巴黎氣候會議將正式落幕,為期12天的議程終於在前兩天擬定一份「新氣候草案」,其中讓各國僵持不下的爭點,是否能在最後一天達成共識?

● 長期目標
全球溫度增加的限制幅度到底是1.5℃還是2℃?
0.5的差距下這世界會變得多不一樣?

●財務資助
政策的成本到底誰買單?怎麼「買」?
相較於開發中國家,已開發國家應該負擔較多的財力嗎?

●各國提出2018年或2019開始陸續採取行動,並在2023年或2024回頭進行檢視。這次會議的談判張力似乎更具野心,但同樣的,更大的野心該如何促成氣候承諾?

會議的最後一天,讓《轉角》與作者們(#藍之青、#徐沛然)帶各位重返現場。

#轉角說:專題持續更新中,stay tuned !


Tags:

About author
《轉角國際》將「國際事件」解構成點、線、面,三種衡量向度:「點」,是傳統想像中的「國際新聞」,回應彼地所發生的種種即時大事;「線」則延伸於點,藉由新聞來解讀宏觀的世界局象;「面」,才是所謂的「國際觀」,除了掌握訊息脈動外,對於我們身處的世界,也能具備獨立思考、提出自我觀點的能力。 點、線、面,三者串連,《轉角國際》期望能拉起那條「線」—在新聞之後,拉起脈絡;在趨勢之前,集結觀點。 比起展示「國際觀的高度」,我們更希望《轉角》的轉動能「碾平」眼下國際報導的種種資訊門檻,與讀者們一同尋找那塊屬於自己的「國際視角」——至少至少,我們端出來的不會是冷門毒藥。 這裡是udn,我們是《轉角國際》。
作一扇看懂世界的窗。
View all posts